甲寅 發表於 2014-9-8 00:47:25

【金融時報:上海自貿區光環漸退】

<P align=center><STRONG><FONT size=5>【<FONT color=red>金融時報:上海自貿區光環漸退</FONT>】</FONT>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(中央社台北3日電)英國金融時報報導,大陸的中國(上海)自由貿易試驗區去年9月打著「金融自由化飛地」的名號掛牌上路,但迄今將滿一年,資本管制與利率自由化上的進步乏善可陳,人們的失望也溢於言表。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中國大陸解放日報報導,2013年9月29日至今,上海自貿區已有境外投資79項,總金額17億美元。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金融時報引述大陸顧問公司「莫尼塔投資」經濟分析師彭振威的看法指出,「我們發現自貿區將主要精力放在商品的流入流出上,…但在資金流動上,儘管他們設立許多規章制度,我們卻未看到顯著的實質進展。」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報導說,本來就不是太多人認定,上海自貿區能在金融改革取得立即突破。然而,幾乎不見具體改革,已使銀行業怨聲載道。自貿區一名針對中小企業的放款業者說,「目前為止,多數都是口惠而實不至。」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自貿區概念股的表現也看出投資熱潮正在消退。自貿區剪綵前幾天,上海外高橋保稅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的股價曾從每股人民幣14元上漲至每股64元。但2日收盤時,每股只剩28元(約新台幣136元)。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報導稱,大陸監管機構會突然敞開大門、任由外國資金自由出入的幻想始終不切實際。事實上,定於下個月啟動的「滬港通」才是大陸開放資本流通的典型做法:上海和香港的投資者能買入對方股市的股票,但買入金額與範圍嚴格受限。</STRONG></P>
<P><BR><STRONG>(匯)豐銀行香港分行資深外匯策略師則認為,投資者必須了解大陸探索經濟、金融改革的模式,最初的籌備階段都會看似漫長,「然而,一旦啟動,狀況就是改變得飛快」。1030903 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</STRONG>&nbsp;</P>
<P><STRONG>引用:</STRONG><A href="http://n.yam.com/cna/international/20140903/20140903528684.html"><STRONG>http://n.yam.com/cna/international/20140903/20140903528684.html</STRONG></A></P>
<P>&nbsp;</P>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【金融時報:上海自貿區光環漸退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