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華百科全書●法文●諾曼第之役】
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,盟軍登陸法國西北五十哩長的扇形海岸,突破德國之「大西洋長城」防線,進入其心臟地區,獲致最後的勝利。
時在西元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至七月二十四日,六月六日為盟軍總進攻之「D日」。
雙方統帥及作戰兵力:一、盟軍:艾森豪(DwightD.Eisenhower)統帥美、英、加、法、波聯軍。
地面部隊包括步兵、空降、裝甲部隊,總計二百八十七萬六千名;
空軍各式飛機一萬五千六百九十架;
海軍艦艇六千艘。
二、德軍:西線總指揮隆斯德(VonRundstedt)元帥。
陸軍約計四十萬人;
飛機五百架;
戰艇五十五艘;
海岸砲五百四十七門。
盟軍進攻可分二階段:一、占領灘頭陣地:「D日」奇襲,冒著惡劣天候,分別從猶他、奧馬哈、黃金、朱諾、寶劍五個灘頭實施登陸,僅在奧馬哈灘頭遭遇苦戰,餘均順利。
二、擴張陣地:占領瑟堡、卡恩兩陣地,終至西線德軍全面崩潰。
此役盟軍發揮了高度的用兵藝術,並配合最新科學技術與裝備,各國軍隊之間尤能緊密合作。
而德軍卻因希特勒一意孤行,西線領導權又未能統一,加以物資缺乏、部隊機動性甚差,以至回天乏術。
(董志群)
引用:http://ap6.pccu.edu.tw/Encyclopedia/data.asp?id=4584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m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