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 找回密碼
 【立即註冊】
查看: 768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【飲食常識:煮豆漿辨別真假沸】

[複製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作者
發表於 2012-6-2 07:32:35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飲食常識:煮豆漿辨別真假沸

 

豆漿是大家喜愛的食品,它含有豐富的人體必須微量元素(如鐵等)和維生素、蛋白質等,且物美價廉、食用方便。

 

尤其對消化功能稍差的嬰兒、老人、孕婦來說,更是較好的食品。

 

但有些人偶爾服食豆漿後有噁心、腹痛的現象,便認為是對豆漿的過敏,或不宜食豆漿。

 

其實,經過嚴格的技術程式加工出來的豆漿,營養成分比例合適,一般不會過敏。

 

出現上述情況,多是被豆漿的假沸現象迷惑,飲用了未煮熟的豆漿造成的。

  

豆漿中含有一種叫皂素的物質,當80攝氏度左右時,這種物質便會產生大量的泡沫漂浮在豆漿液面上。

 

急於飲用的人,不瞭解這種情況,誤認為已經煮沸,便開始飲用。

 

致使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,未經高溫破壞就進入胃腸道,如皂素中含有的能破壞細胞的皂毒素、胰蛋白酶抑制素等。

 

它們刺激胃腸粘膜,影響機體的消化功能,而出現一些中毒表現。

 

主要為噁心、腹痛、嘔吐、腹瀉、厭食、乏力等。

 

因此,在煮熟豆漿時,一定要注意豆漿假沸的特殊情況,等真正煮沸後再飲用。


  

為什麼喝豆漿要煮熟

  

大豆的蛋白質含量高達35-40%,1公斤大豆的蛋白質相當於2公斤瘦肉或3公斤雞蛋或12公斤牛奶的蛋白質含量。

  

尤其有益的是,大豆不含膽固醇,對於大腦極為有益。

 

研究表明,大豆經水泡、磨碎,充分加熱製成豆漿後,營養吸收率高達90%,豆漿以其均衡的營養成分、細膩的口感、食用方便一直受到中國人的喜愛,並逐漸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所推崇。

  

豆漿好喝,但一定要煮熟,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等抗營養因數,需經加熱至100℃以後才能被破壞,在加熱不徹底時會使人出現噁心、嘔吐、腹瀉等症狀。

  

有些人把豆漿加熱至80-90℃,看到泡沫上湧就誤以為已經煮沸,其實這是豆漿的有機物質受熱膨脹形成氣泡造成的上冒現象,並非沸騰,正確的方法是第一次抱沫上湧後用溫火再熬煮幾分鐘。

  

由於豆漿的蛋白含量豐富,易導致細菌繁殖,最好飲用新鮮並煮透的豆漿。

 

 

評分

參與人數 1財富 +3000 銀幣 +1 收起 理由
武曲 很不錯文章。

查看全部評分

【自由發言誠可貴、言辭水準需更高、若有污衊髒言顯、術龍五術堪輿學苑、不歡迎的喲!】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QQ|【google翻譯】|【手機版】|【Archiver】|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 皖ICP備11003170號 )

GMT+8, 2025-5-26 04:53 , Processed in 0.109375 second(s), 19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