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番茄的功用】
西紅柿也稱蕃茄,原產南美洲,相傳16世紀英國公爵旅遊時帶到歐洲,並從西部傳入中國,故稱蕃茄。
西紅柿可生吃、可炒菜、可榨汁、可做醬,人稱“蔬菜中的水果”。
以中醫藥膳理論分析,西紅柿性微寒,味甘、酸﹔入脾、胃、肝經。
可養陰生津、健脾養胃、平肝清熱,適於熱病傷陰引起的食欲不振、胃熱口渴等症,具有健脾養胃並有降脂減肥之效果。
現代醫學檢測,西紅柿含豐富的維生素C,每百克西紅柿含11微克維生素C,是蘋果的2.5倍,維生素PP含量在果蔬中也名列前茅。
此外,除含鈣、磷、鐵外,西紅柿還含有較多的蘋果酸和檸檬酸。
《陸川本草》一書記載
西紅柿具有健胃消食、治療食欲不振的作用,這可能與含有的蘋果酸、檸檬酸有關,這兩種成分可刺激食欲,促進胃酸分泌,幫助消化,增強胃腸的吸收功能。
消化功能較差或多食葷腥油膩食品的人,在飯後進食西紅柿很有好處。
肥胖者、高膽固醇血症者養成常吃西紅柿的習慣,對減肥降脂有益,這又是西紅柿中所含果酸的功勞。
西紅柿中還含有蕃茄鹼,可明顯降低組織胺所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升高,具有抗炎作用。
加之西紅柿中還含有豐富的核黃素、抗壞血酸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K等,對防治牙齦出血、口腔潰瘍是有好處的。
清胃健脾方:
用於因胃熱或貪食葷腥厚味,以及飲酒過量引起的脘腹脹滿、厭食、口臭煩渴等症。
苦瓜100克,開水焯後切片,素油少許燒開,將苦瓜煸熟,西紅柿洗淨切月牙片同炒,酌加鹽及調料、味精少許化開,與蒜末同時加入,翻炒後起鍋。
春筍脆嫩清熱化痰
竹筍自古被列為“山珍”,甚至有“素食第一品”之美稱。
特別是一場透雨過後,爭先恐後地冒出來的春筍,不但脆嫩鮮味,更兼具清熱化痰、利尿、防便秘的特殊保健功效。
功效: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劉友章教授從中醫的角度分析說,竹筍適合發熱口渴、腹水、小便不利、外感風熱者食用,對於治療肥胖、急性腎炎、動脈硬化及糖尿病也有一定的輔助療效。
挑選:先看筍殼,最好是嫩黃色的﹔
再看筍肉,顏色要白才脆嫩﹔
而後看筍節,節與節之間連接越緊密肉質可能越細嫩﹔
最後看筍體,頭大尾小者肉多殼少味尤佳。
食法:吃時可根據不同部位的口感分別採用炒、燒、煮、燜、燉各種做法,如:較嫩的筍頭可用來清炒﹔
筍的中段則可切成薄片,與肉一起或炒或燒﹔
根部口感較老的,可用麻油燜或與肉一起慢慢煨或燉。
提醒:劉教授指出,筍含有較多粗纖維及難溶性草酸鈣,因此即使是健康人,建議每次也不要吃得太多。
患有嚴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、胃出血、食道靜脈曲張、慢性腸炎和脾胃虛弱、哮喘或過敏體質者忌吃。
引用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Ofkho3aFERiDxtlGAyzsPg--/article?mid=55625
|